本课时主讲教师
王龙玺 玛丽斯特普中国 项目主管
纪伯伦是二十世纪阿拉伯世界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他有首诗在被翻译成中文之后,在很多家长的群体里面流传很广。这首诗叫做《你的儿女其实并不是你的儿女》。
诗的开头是这样写的:“你的儿女,其实并不是你的儿女。他们只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并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的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而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我做梦都到达不了的明天。”
在我所接触过的家长提出的性教育问题中,有一大部分都可以划分为两类。
第一类就是我们在第三节课中讲到的,其实原本不是问题,只是因为家长自己小时候没有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性教育,所以主观上把它们当成问题。因为我们对于性太过于敏感,太过于避讳,其实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而另外一类就是有关价值观的冲突。
我有一次有意思的经历,一般在家长的课程之后有很多家长都会过来提出他们的问题,我一般会让家长依次的提问。有一些问题要私密进行解答,另外一些问题,对其他人有意义,我就会公开地进行分享。
有一次来了一前一后两位母亲,第一个妈妈说她非常担心她青春期的女儿,每天就在外面和男孩儿疯玩儿,踢足球、打篮球,一点都不像一个淑女应该有的样子,她的妈妈非常担心。在她说完我还没有自己回应之前,后面的那位母亲突然就一拍手开始说:”我就希望我的女儿这样,我女儿现在每天回家什么都不干,就把门关起来去听音乐,或者看漫画。我很担心她这样是不是得了自闭症,想知道老师能不能给我一些解决的办法?”
我当时开玩笑调侃她们说:“这个办法很简单,你们俩只要交换一下女儿,就都能达到各自的期待。”
这些问题看似和性相关,但是其实本质上都不是性教育问题,而是关于家庭教育中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如果我们发现孩子他们希望做出的选择、他们所期待的道路,换句话讲,他们希望成为的那个人,和家长认为他们应该成为的人中间产生了矛盾,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去解决?
我曾经碰到过一个母亲,她说她九岁的儿子非常喜欢玩洋娃娃,让她非常的担心,她甚至害怕孩子以后会因为这一点而成为一个同性恋。我首先给妈妈解释了,其实娃娃跟同性恋之间没有任何的关系。然后我问她,有没有发现这个男孩儿除了玩洋娃娃以外其它让她感觉到怪异的行为?母亲说没有,这个男孩儿非常的阳光,积极,而且学习成绩不错。
虽然我们并不认为男孩玩洋娃娃有什么不好,但是我们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母亲的感受。毕竟在我们的社会里,因为性别刻板印象会带来一些压力,这些压力在客观上,会对一些人的生活产生影响。母亲一定不希望她自己的孩子,因为自己的这个喜好而受到同学的排挤或者欺凌。
所以在讨论之后,我们给对方母亲的一个折中的建议。因为他们家经济条件不错,所以我们就建议母亲能够带着孩子到处去游玩,尝试那些新鲜有趣的东西。比如骑马、滑雪、滑冰、虚拟现实的游戏。
九岁的男孩儿相对比较容易去改变自己的兴趣,也许在这个过程中,他就会发现一些新的志趣所在,同时也顺便开阔了眼界。可是我们同样要提醒这种母亲,虽然这个孩子很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己新的乐趣,但是这些并不妨碍他依然喜欢玩洋娃娃的这个爱好。那么这个问题就又回到了最开始,他的孩子想要成为的人,跟他母亲认为他应该成为的人,中间产生了差异,他们应该如何沟通协商并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未来社会所有的家长可能都会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进程之中,家长和孩子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差异非常非常的小。虽然可能会经历从战争到和平时代的切换,但是社会基本的生产资料、信息交换的方式、货币结算方式、社会运行的基本结构都是不变的。这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累积才能进行演进的。所以家庭可以用自己所有的经验来去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绝大部分的问题。
可是,信息时代对这种几千年家庭经验传承的结构产生了非常大的冲击。社会变化的速率越来越快,在未来,一旦一个孩子掌握了移动互联网的技术,那么在获取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方面,他们的能力就不会比成年人弱,甚至在某些方面会更强。
所以我们未来很可能面临的状况就是,家长和孩子需要共同去经历没有人经历过的社会、学习没有人学过的知识、使用没有人使用过的工具。我们家长一定会发现我们越来越难以对孩子所做出的选择进行有效的判断。
传统社会价值观都是趋于单一的,社会寻求的是道德的标准和规范,我们通常会设立一个楷模,我们大家都会去不断的模仿和学习。可是在未来社会,价值观是趋于多元的,社会追求的是那些共同的底线。
只要不违反这些价值观的底线,比如说相互尊重,不违反他人意愿、不带来伤害,那么社会会有越来越多多样的、丰富的价值观念。绝大多数的价值观和道路不是高下之判只是左右之分,它们没有正确和错误,而只是不同人在不同时间的选择。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天下父母心”,我们很多家长为了孩子都付出良多,一些人甚至可以为了孩子牺牲一切。可是如果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够生活幸福,那我们就需要明白,不是每一个善意都会带来一个好的结果。
在很多家长的课程跟我都听过家长这样的描述问题:“有一次我无意中看到了孩子的手机”、“有一次我无意中看到了孩子的日记”,有一次我自己也没忍住,然后就吐槽说:“我知道你们其实都是偷看,但是没有人敢承认是偷看,可是你们又忍不住去看。为什么你们会觉得我们的孩子有这么多的问题,因为手机和日记是一个人最私密的地方。如果我们把这些东西公开出来给别人看,没有人会不惊讶于其他人在生活中一些隐私的小的情绪。”
我们看到一个十六岁的青春期的女孩因为受到了挫折,然后很文艺的在日记上写了几句 :“我就像飞蛾一般,在夏至未至的杨树下,迎着明媚的阳光扑向盛大的死亡。”家长一看完蛋了,我的女儿得了抑郁症,她会不会想要去自杀?
我们认为对年轻人真正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一种能力,那种能够去独立的思考辨别和判断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能力。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其实这种能力培养的方法要远远比理解这种能力本身要简单的多,它仅仅就是从小鼓励孩子去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当孩子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家长往往的模式是直接给予一个答案。但是我们认为,无论你对这个问题有多么的专业或者熟悉,首先应该想到的不是给与解答,而是反问他:你是怎么想的?你觉得呢?你认为为什么是这样?
如果孩子很小的时候可以给他一点缓冲的时间,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你先想一想这个问题,今天晚上吃完饭告诉爸爸,爸爸再告诉你答案。”千万不要小看这种提问的方式,如果一个孩子能从小接受这样的训练,那么当他步入青春期之后,会发现他在独立思考和辨别问题的能力上会远远的超过他的同龄人。每当他遇到一个问题,他会下意识的先去想:我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我的想法是什么?我认为如何的去解决问题?
中华文化历经千年沧桑,渊深海阔,但是也有不少的糟粕。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是不被鼓励参与家庭的事务和决策的。用我们的俗话说叫做:小孩子,只有耳朵没有嘴巴。我们小时候接受的教育训练也是给与一个明确的答案,而不是鼓励发展想象力和好奇心。
所以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中国的一些学生到国外留学的时候,无论教授怎么样去鼓励,他们都很难提出问题更标说那些精彩或者深刻的问题。
除了反问,如果我们希望做的更好,那就需要再给孩子解答的时候尽量给予一个多角度全面的检查。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孩子提出一个关于同性恋的问题,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是我们也非常建议也要告诉孩子,对于这个问题在社会上还存在哪些不同的观点,为什么人们持有这些观点?人们反对和支持的理由,分别是什么?然后鼓励孩子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判断和结论。
很多看过辩论赛的人一定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同样一个辩题,正反双方永远都能够找到那些看起来、听起来非常有道理的论述。而观众就会在这种剧烈的思想的碰撞中,极大地开阔自己的视野,从一个更加全面的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
最后我想分享一个故事,在我们的社会里,大多数人对于自己的性别是非常接纳的,但是有少部分人,他们并不能接受自己生理上的性别。所以会通过着装或者药物,甚至的手术的方式来改变性别,建立一种新的性别的认同。
在专业领域,我们把这些群体叫做“跨性别人群”。我们国家著名的舞蹈艺术家金星老师就是跨性别人群中的一员。这些人其实并没有多么的怪异或者变态,只是因为他们在人群中占有的比例比较少,就像大部分人的心脏都长在左边,但是总有一小部分人的心脏长在右边。他们并不是不正常,只是这样的人相对来说比较少。
我有位朋友,她是跨性别领域的专家,她非常深刻的理解跨性别人群在社会中所承受的压力。有一次在她开展的专门面向心理咨询师,让他们去了解跨性别人群的培训班上她遇到了一个人。当天早上培训已经开始了,然后走进来一个中间人,走到他面前说:“对不起,我来晚了。”她说:“没关系,请坐。”中年人没有回应,又再次重复一遍:“对不起,我来晚了。”她当时楞了一下说:“没关系,我们最后还是相遇了。”于是中年人就直接坐到座位上开始听课。
当天她培训完之后,她的同事告诉他那个中间人哭了很久,因为他的孩子就是一名跨性别人群,而且很遗憾在一个月之前自杀了。
这位父亲说,其实他挺支持他的孩子,但是因为长期的抑郁和社会压力,他的孩子最终还是选择了自杀。他很后悔和遗憾没有早点去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否则就能给他孩子更多的支持。他希望未来他能够更多地帮助中国的,跨性别人群的孩子和家庭,尽自己力所能及之力。
所以各位家长,我想再次提出这个我们已经说过好几遍的问题。假设有一天,当你发现你的孩子想要成为的那个样子,和你认为他应该成为的样子,产生了矛盾,你们应当如何去沟通协商并且有效地解决?
平心而论,我们并不认为孩子所有的选择都是对的,限于他们的年龄和经验,他们很可能做出错误的选择甚至是经常做出错误的选择。有一些极端的事情,比如说毒品或者犯罪更是不能去触碰的。但是我们依然认为我们应该认真的去倾听孩子的所有的想法并且给他们创造一个平等、坦诚交流的空间。
如果确实没有办法达成一致,我们可以退一步,寻求一些共同的约定,比如说我们就知道一些家长他们和孩子约定中学期间可以恋爱,但是不能发生性行为;另外一些家长和孩子约定,我们尊重你未来选择的职业和你选择的价值观和道路,但是你绝不能触碰毒品或者加入帮派。家庭中的这种谈判,其实是让孩子学会通过沟通、协商来解决问题的重要一课。
纪伯伦在他那首诗的最后写道:“我们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孩子一样,但是不要让孩子变得像我们。因为生命不会后退,更不会在过去停留。”我想这句话应该是对的,我们未必一切都要遵从于孩子的想法,但是我们也不应该让孩子的生活成为上一辈生活的延续,而是让他们能够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索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