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孩子近视了,父母该怎么办?

大家好,我是邓娟,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从事眼科临床工作已经有20多年了

说起眼科,爸爸妈妈们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孩子的近视问题。尤其是近十年,智能手机兴起,上网越来越方便,孩子动不动就宅在家里上网、打游戏,近视的孩子越来越多。

周末和寒暑假,是孩子来看近视的高峰期,眼科门诊的患者,几乎一半以上都是孩子。

我们先来看一个调查数据,教育部发布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说,2014年的时候,小学生近视率就已经达到了大概45%,也就是说,10个小学生中,有接近一半人近视;而在2005年,10个小学生中,只有3个人近视。

初中生的情况更糟,近视率大概是74%,也就是说,10个初中生里,已经至少7个是近视眼了。

看来,近视的孩子越来越多,近视的时间越来越提前,无论是在大数据统计还是在生活中,都已经成为大趋势了。

我们深知这是大趋势,但是作为父母,我们当然不希望孩子过早近视,总希望找到方法能让自己孩子“鹤立鸡群”,成为“不近视”的那一个。我是一名眼科医生,也是孩子的妈妈,自然有很多家长来咨询我近视的相关问题,我也非常了解爸爸妈妈们的焦虑——

有的父母担心电子设备会影响孩子的视力;

“现在的孩子,还没上小学就开始天天玩游戏,一玩就是两三个小时,真担心TA很快近视了。邓医生,我们该怎么做?”

有的父母对近视司空见惯,心已经很大了,觉得无所谓;

“反正现在大家都近视了,都戴眼镜,有啥必要这么紧张啊!”

孩子近视后,很多父母开始“有病乱求医”,但是信息太多,又无从选择。

“网上那些近视治疗仪,少了几千多了上万,邓医生,到底有没有用啊?”

“邓医生,现在医学发达了,有没有办法让孩子不戴眼镜呢?戴眼镜太麻烦了!我不想让TA一辈子像我一样。”

现在孩子的父母,可能相当一部分也是近视患者,由于商业配镜机构越来越多,为了方便,验光配镜这些事情,基本上都是在街边就搞定,也不会再跑医院了,对眼科医学的发展更是了解得很少。

大多数人对儿童近视方面的认知,可能仍然停留在十几年前,自己近视的时候。

现在网络上信息发达,各种关于预防近视、控制近视加深的信息鱼目混珠,家长们也很难去判断、去选择,眼花缭乱,更加迷茫了。

为了帮助爸爸妈妈摆脱焦虑,我开设了《儿童近视预防及护理》这门课程,给爸爸妈妈介绍正确预防近视和控制近视加深的方法,介绍眼科医学关于“儿童近视”的最新研究进展。给父母讲解这些知识,并不是为了让大家都成为眼科专家,而是让大家对“儿童近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不致于掉坑,或者听风就是雨。

近十几年来,医学上在控制近视加深方面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出现了许多新的医疗器械、药品和医疗手段。

同时,一些“伪科学”概念也会伴随而来,哪些对控制近视加深有用,哪些完全是炒作的概念?家长常常难辨真假。在课程中,我也会从专业角度,结合自己的临床从医经验,帮大家剖析和鉴别这些真真假假的信息。

另外,我专门为家长们讲解那些生活中可以预防孩子近视的细节。近视虽然不可逆,但近视还是可以预防的。

大家不妨来跟我一起了解一组数据: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报告中,中国近视人数多达6亿,约为总人口数的43%,青少年的近视率位居世界第一。不只是中国人,东亚人也是近视高发人群。中国上海、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日本和韩国被确定为世界前6位的近视高发地区,10个年轻人中就有9个是近视的,相比之下欧美的近视率只有20%-30%。

有观点就认为,除了人种差异的因素之外,课业繁重的大环境、互联网发展程度高,可能也是造成近视高发的原因。

如何建立孩子良好的用眼习惯,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用眼细节,对于预防近视也非常关键。

什么样的握笔姿势会容易导致近视?台灯如何摆放最好?户外活动到底能不能护眼?孩子到底能不能戴太阳镜,多大能戴太阳镜,什么场合下可以戴太阳镜?这些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我都会一一讲解。

这套课程一共有7讲,肯定很难面面俱到,我只是希望这套小小的课程能帮助家长们走出误区,对儿童近视有更理性的认知,及时发现孩子近视的苗头,因人而异地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法。

最后我想说,孩子的成长过程对家长来说,充满了考验和挑战,为了孩子,打开视野,多了解一点医学知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有好处的,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授课导师

邓娟老师   

眼科副主任医师
课程:1
粉丝数:270

精选留言

暂无留言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