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课3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欣赏

接下来,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在小提琴领域中的四大协奏曲。

分别是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大家会好奇为什么大部分都是D大调?因为D大调在调性中属于最辉煌的调,而作曲家为了展现他宏大的篇章,都特别喜欢用D大调来创作乐曲。

我们先来说说薛伟老师专辑中的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协奏曲》,柴可夫斯基我们都戏称他为老柴。

老柴他写了很多伟大的作品,比如说大家熟悉的《天鹅湖》、《睡美人》,还有小朋友最喜欢的《胡桃夹子》。这三个作品真的是家喻户晓,每逢圣诞佳节,各国的芭蕾舞团肯定会上演《胡桃夹子》。

老柴还有一个美誉,叫做“旋律之王”。因为他创作的旋律特别美,让人家一听就能够记住。

我们今天来听听他的第一乐章跟第三乐章,大家可以从老柴的旋律中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的那份美。

值得一提的是,这张唱片是由英国爱乐乐团协奏,由阿卡多大师指挥。

现在有很多大师都身兼数职,会指挥,又会演奏,非常厉害。

小提琴家演奏时看谱可能只需要看一个高音符号,一行一行地看过去。而指挥一看就是几十行,除了高音符号,还有中音符号、低音符号等等,一个乐团又有非常多的乐器。

所以,当一个指挥非常不容易;而当一个又会独奏,又会指挥的音乐家,更是难上加难。

下面让我们来听一下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听了第一乐章,我们来说说第三乐章。

我对第三乐章印象非常深刻,因为每次我都会被第一个音给吓到。

老柴的第二乐章是个慢歌,到最后大家都以为结束了,第三乐章的第一个音突然响起,就像一个雷打下来。从我第一次被吓到以后,每到那个地方我都会捂住耳朵。

每次听到第一个音的那一瞬间,我也会产生很多感触,会想起小时候学音乐的有趣往事。

老柴在很多作品中都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独白,以及很多音乐家,我们都可以从音乐中感受他们想表达的。

音乐是一个很抽象的事情,因为它闻不到,摸不着,只能靠听。而每个人感受到的音乐形象都不一样,这与每个人的过往经历都有关系。所以不同的人听同一段音乐,会有不一样的答案,但他们可以用心慢慢靠近作者,与作者取得心灵上的共鸣。

我们现在来听一下第三乐章。

一般来说,在这种古典题材的协奏曲中,第一乐章节奏是快的,第二乐章是慢的,第三乐章又是快的。第三乐章通常会是一个回旋曲,这是传统协奏曲的创作方式。 

授课导师

吹号爸爸团   

演奏家、资深音乐工作者
课程:4
粉丝数:129

精选留言

暂无留言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