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课5 门德尔松、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欣赏

我们现在要听的这首曲子是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这个曲子跟你们刚才听到的都不太一样,首先,它是e小调。

如果用颜色来区分大调和小调,暖色系为大调,冷色系为小调。小调会让人觉得比较忧郁或伤感,大调则给人光彩夺目、明亮的感觉。

介绍完大小调,我们就来说说门德尔松,他虽然只活了30多岁,却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音乐,比如《婚礼进行曲》。

《e小调的小提琴协奏曲》,除了调性不一样,它的结构也是不一样的。在勃拉姆斯和贝多芬两首D大调的曲子中,开头都会有一个比较长的乐团的片段,但是在门德尔松的这首协奏曲里,只有短短的两小节。

跟大家分享一个好玩的故事,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一位顶级的大师叫克莱斯勒,在一次演出中,他以为是要演奏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结果音乐响起的是拉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而给他缓过来的时间只有两小节,大概三四秒钟。所以他一听到前奏就立刻把琴拿起来,完美地把协奏曲拉完。这是关于大师们有趣的演出故事。

另外,在门德尔松和老柴的协奏曲里,都有不同于传统协奏曲的部分。传统的学术曲会喜欢把华彩乐段(没有乐团只有独奏)放在最后,而门德尔松和老柴非常巧妙地将华彩乐段放到乐曲的中间,这是一个创新。

在那个年代的音乐家中,门德尔松的家庭是少数比较富裕的,因此在他的音乐中人们感受到的是温暖、幸福、开心。大家可以去听一下他的《仲夏夜之梦》,从头到尾都很好听,听完也不会觉得压抑。

最后,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约翰内斯·勃拉姆斯,他是一个德国人。

在德国有三位 b字打头的作曲家,我们称之为“德国三B",分别是大家熟悉的贝多芬、”音乐之父“巴赫,以及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是D大调的。

我们今天挑的版本是由小提琴领域里认为是神一般的人物--海菲兹演奏的,他被誉为“上帝的小提琴手”,因为他演奏的曲目量很大,技术很好,音准堪称完美。

他在演奏乐曲时,也会比其他的演奏家快不少,可见他对自己的技术非常有信心,在技术上也要足够强,他才能这样做。而且他会喜欢尝试很多新作品,很多音乐家也会把自己的作品献给他。

相信大家听完海菲兹演奏的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也会觉得心情澎湃。

授课导师

吹号爸爸团   

演奏家、资深音乐工作者
课程:4
粉丝数:129

精选留言

暂无留言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