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财第一步:明确理财方向,拒绝掉坑

 

大家好,我是谱蓝的陶杰鹏,谱蓝的CEO兼综合理财规划部总监。

 

今天很高兴可以跟大家分享探讨关于理财规划方面的知识。其实,我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我自己本身也是谱蓝的一个客户,当时很有幸,由孙明展老师亲自为我做的家庭理财规划。

 

 

当初我找到孙老师的时候,是我第二个宝贝妞妞刚刚出生,我和太太当时的收入还可以,但是人到中年,肩上又多了一份负担,所以总有一种隐隐的焦虑。在面对两个孩子的成长、教育,总觉得自己需要做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做,真的很迷茫。

 

在这个时候刚好结识了孙老师,大家都在广州,所以就找他求教一下孩子的教育金应该怎么准备?这样一聊,可以说真是相见恨晚。他非常明白我的焦虑,因为他服务过太多太多像我这样的家庭,同时更让我相信他的,是因为他本身也是一个父亲,对于我的焦虑也是深同感受的。

 

那个时候孙老师问了我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他说:你主动找到我,肯定已经知道自己应该为孩子的教育做准备,但是你清不清楚要为孩子准备多少才够呢?当时我想了好一会儿,真的答不上来。时至今日,我还清晰的记得这个问题。

 

我们之所以会焦虑,其实就是因为我们不满于生活的现状,但是又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一身蛮力无处使。不只是理财,生活中很多的事情也都是这样的。就是从这个问题开始,从此我真正开始了我的理财之路。孙老师先是为我细致地梳理了我对孩子的教育期望,科学精准地计算出要实现这些期望应该准备多少钱,然后根据我们的家庭财务状况和我的投资偏好量身定制的一套理财方案。

 

之后我就踏踏实实的按照这个方案去执行,焦虑也随之消失了,起码不再为孩子的教育金准备而焦虑,而现在更多的焦虑就是在辅导孩子的功课上面。那就是另外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了。

 

 

也正是因为孙老师的理财规划服务切实地帮助了我和我的家庭,所以后来孙老师创办谱蓝的时候向我伸出橄榄枝我就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因为我深信这样的一个量身定制的理财服务规划,既然能帮到我的家庭,解决我的焦虑,那么也一定能帮助到更多像我一样的成长中家庭。

 

孙老师创办谱蓝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朋友,让大家享受到这高端、科学、国际标准的理财规划服务,能够享受到理性规划带来的幸福感。 

 

一、理财规划的理念

 

下面我会和大家分享我师从孙老师这些年,学到的理财知识和心得,和大家讲解一下如何科学地进行理财规划。

 

首先我们为啥要理财?今天来报名规划,参与学习的朋友可能和我当年一样,隐隐的焦虑都是因为某种原因,觉得自己需要理财,却又不知道从何入手。这个焦虑点的触发可能是因为担心孩子的教育金,或者担心自己未来的养老金不够,而这些焦虑天天又被网上各种信息冲击放大,什么教育成本飞涨、天价的学区房、社保养老金告急、延迟退休等等等等。所以才希望通过理财来解决我们的焦虑。

 

 

因为理财是基于理性规划思维,既是规划我们的财务,更是在规划我们的人生。就像上面说的那些引发我们焦虑的问题,其实都是我们生活中想要达成的目标。比如说孩子的教育金、自己的养老金这些,这些人生目标的实现必然需要财务支撑。

 

当我们的财务目前的状况跟目标的实现距离比较大的时候,又不知道从何入手,当然就焦虑。大家都有过学习生涯,一定都考过试,试想一下,如果你不知道考试的范围没有提前复习,面对临近的考试肯定焦虑啊,越临近越焦虑。但是如果已经提前知道了考试的内容,有一个详细可行的学习计划,那就不会再害怕了,跟着学习计划干不就完了吗?

 

理财就是这种理性规划的思维,确定好目标,精准计算,一步一步执行,实现这些人生目标也就如期达成,你还会焦虑吗?当然不会的,相反踏实感、幸福感会油然而生。

 

有些朋友会这样,觉得我并不焦虑,所以我不需要理财,其实这是个悖论,不规划人生的人他是不会焦虑的。大家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计划买房,我为什么会因为房价的涨而焦虑呢?肯定不会。如果那我们的人生完全没有期许,如佛家说的无欲无求,那当然不需要人生规划,不需要理财,五十块、一百块、三五千我都可以活得很开心。

 

但是今天群里的朋友相信大家对未来的人生都是有期许的,或许是期许孩子有更好的教育,或是期许提早退休,有期许自然就需要规划了

 

有人期许五十五岁就退休,这本身就是一个人生规划,而这样的人生规划财务上如何实现达成,我们就要做好相应对的财务规划。我们的焦虑是源自于我们对人生的期许,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解决我们对于这些人生规划中的财务问题,恰恰就是解决了我们这些焦虑的最实在的办法。大家说对不对?

 

上面说了,理财可以解决我们的焦虑,那要怎样理财才不掉坑呢,我们还要找对方向。我对理财的理解不仅仅是打理财务,而是一种具有人生智慧的思维模式。大家想想,规划自己的人生本身是不是就是一件大智慧的事情?

 

理财的“理”字它包括有两层的含义,第一个是打理,是要行动起来打理家庭财务。

 

另外更重要、更关键的是理性,我们要理性的去打理我们的家庭财务。

 

很多人片面地认为理财就是投资,让钱生钱,但是真正能够解决我们的焦虑,提升人生幸福感的理财,是要有全盘规划的,需要在什么时候达成多少总额的财务目标。

 

有了目标才有方向才不盲目,如果不明确这个目标,仅仅是漫无目的的追求高收益,往往就很容易掉坑,被割韭菜,我看到有很多韭菜在网上吐槽,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你若理财,财远离你。

 

为什么有些人开始理财之后却发现钱越理越少?看他们操作吧,跟着大神炒股,其实大神就是对门的老王,那就一起套牢呗。

 

 

投P2P吧,年化收益百分之十六的平台爆雷,年化收益不到百分之六的平台也会爆雷。大家都说玩虚拟货币很容易暴富,谁知一入场倾家荡产等等等等,这些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缺乏了理性的判断。

 

总结一句话是基础的方向错了,这些短期炒的方式都是零和博弈,什么叫零和博弈?总量不变有人赚就有人亏,合就是零。

 

如果钱真的这么好赚,跟着大神就可以了,大家都赚钱了,那请问谁亏钱?而且这些所谓的大神是专业的职业投资者吗?我很负责任告诉你,一定不是的,因为国家规定了证券从业人员是不允许发表预判行情的言论的。

 

投P2P的,连P2P的钱投在哪些标的资产都一窍不通,就把钱投进去了,这不掉坑才怪呢。

 

 

 

最近又说炒比特币很容易赚钱,大家都一窝蜂跑进去炒币。你问一下身边那些炒币的人,有谁能够真的说清楚区块链的技术到底是怎么样的?比特币的价值又是如何的?恐怕能够说清楚的没几个吧。

 

这样都没有搞清楚就一窝蜂地干,这不是抢着去做韭菜的节奏吗?要知道投资里面低收益不一定低风险,但是高收益一定高风险,稍加理性去思考,我们就不至于掉到这些坑里面。

 

还有另外的一些朋友呢还是比较谨慎和理性的,知道理财前想要先学习,但是却被另外的一些新的套路洗礼了。

 

最近市场上还有很多很多的这些小白财商课、理财课,广告都是这样的套路——还靠死公司赚钱吗?要被动收入。某某女孩子月入五千,学习才三年就达到财富自由,每月被动收入就能够覆盖自己的生活支出,提前退休,好吸引人,真的好香。

 

在这里我给大家提个醒,这种三年达至财富自由的这种方式实现被动收入,如果他真的能达成,那必然是个奇迹中的奇迹。

 

咱们来算算账,月入五千,实现所谓财富自由,一年下来不吃不喝也只能够存下来六万,三年下来本金一共十八万。如果它要实现每个月被动收入覆盖原来的五千块的收入,那就是年收益六万,达成这样的一个目标,最起码年化收益率怎么算下来都要超过百分之三十三。

 

 

然而股神巴菲特他的投资每年的年化收益率也只不过每年百分之二十左右,通过几个月的网课学习,在投资上面就要超越股神,而且打败股神百分之六十五的收益,这个牛皮可吹的真有点大,如果真的要算上这些日常开销,只用剩下来的钱去做投资,那个收益率非得百分之百不可,这种是神话,大家不要信。

 

这些理财课背后的套路到底是怎么样的?我给大家剖析一下。

 

他们首先是用上面天方夜谭的方式勾起你的兴趣,然后推荐你一门十分便宜的入门门槛很低的,最多9.9元,甚至是免费的入门课,讲解一些基础的理财知识,重点他们是要培养你的富人思思维,都是这样的;然后驱动你、激发你要马上投资,当你两眼冒青光之后,他们就会告诉你,学习真正的操盘,就要到进阶课,这些进阶课便宜的两千块,贵的敢卖五六千。

 

 

没钱?没关系,还可以先用花呗借着学理财。据说坊间传闻头部这几家做财商教育的公司,2020年他们每个月投一亿的广告费,赚两个亿的课程费,他们的商业模式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把高价的课程,进阶课卖出去赚取课程费。至于你是不是真的在这些课程里面学到了技能,能够去买股票、买基金赚钱,根本就不是他们关注的地方。

 

如果你亏了,他会回来,可以免费继续再上课,是因为你没学好,其实就在你购买进阶课程的那一刻,他们的商业模式就已经完成了,他们要割的那一茬韭菜就已经割好了,如果真的是听几节课就能成为高手,那些读了很多年的书,考了各种专业投资证照的专业投资者,他们就不用混了,大家都是高手,都能赚钱,回到零和博弈的这个基础的概念里面,那到底谁亏钱呢?

 

大家要相信专业的能力,人家是985、211的金融硕士,然后在市场里面浸泡了几年的基础研究经验,在腥风血雨的市场里面,从成千上万的金融从业者里杀出来的投资精英,管理着以亿为单位的钱,你呢?学了三个月的网课,拿着几千、一万,自己辛辛苦苦攒下来的血汗钱,就敢杀入市场跟人家叫板,这不是鸡蛋碰石头吗?这不是明摆着给人去送菜吗?市场好的时候,短期账面的浮盈,但是一旦市场波动,咱这就是炮灰,是韭菜。

 

大家千万不要被短期的收益冲昏了头脑,在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把大量的储蓄投进到市场里面,通常被套牢的都是这么干。所以在我看来,这些小白理财课、小白财商课和P2P一样,是金融市场里面新的大坑。大家一定要警惕。大家也不妨百度一下这些财商课投诉、退款,这些绝不是个例。

 

那我所说的理性理财应该是怎么样的?大家首先要把聚焦点从高收益、财富自由这些美好的词汇中移开,我们做理财规划师他也不是魔术师,钱是不会平白无故变出来的,一夜暴富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回归到我们理财的初心是为什么?我们的焦虑是什么?

 

是要解决我们的人生目标,同时我们还要回到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上面,我们能够承受多大风险,能够在自己承受的风险范围里面有不错的收益,能够如期的实现我们的理财目标,这就已经很好了。千万不要被所谓的高收益冲昏了头脑,如果大家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能够避开绝大部分的坑。

 

二、理财目标的重要性和优先级别

 

理财就是规划人生,规划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我们的理财目标,咱可别一拍脑门说,先定个小目标整一个亿。那是王建林,不是普通人。

 

我们的理财目标应该是我们的生活目标的财务量化。比如我最初的理财就是为了想让我的孩子以后能够出国留学,接受更好的教育。于是孙老师就按照cfp国际标准理财规划的思路,把我这个目标进行了具体财务量化,计算出我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多少钱,在我清楚地看到这个金额,这个理财目标之后。我心里面开始有了第一步的踏实。

 

大家在以后体验我们理财规划的服务的时候,我们的理财师也是会先和你梳理、确认、量化你的理财目标

 

这里要注意,这个目标肯定不能够脱离现实,打个比方,你月入五千毫无积蓄,还想三年之后就开始提前退休,这样的目标本就是不理性的。这个时候理财规划师就会和大家一起来调整,从增加收入、节省支出、调整目标各个方面,比如调整孩子出国留学的国家,重新设定退休的年龄,让整个理财方案是变得切实可行的,而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在梳理目标过程中,大家可能会面临到一个关键的问题,我们人生中大大小小的目标太多了,结婚、买车、买房、孩子的教育、我们养老等等,要花钱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而钱包里的钱却只有这么多,有时候满足了这一个,另外一个就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满足。那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排序我们这些人生目标的优先度呢?

 

我用一个大家都经历过,能够深同感受的事情跟大家类比一下,我们都有上过学、考过试,你看中考、高考,对吧,如果我们把人生类比成一场大考,而这个大考的成功标准不外乎“衣食无忧,儿女有出息”。

 

这个衣食无忧说的就是我们无论是现在还是退休后,都能够保证我们的生活品质,而儿女有出息某种浅层的理解,上面就是考上名牌大学,读研究生,对不对?所以养老金的储备和教育金的储备是不是我们人生大考中最重大的目标呢?

 

这两个目标就如同我们学生年代时候的那些主科儿,语、数、英。至于其他买车、旅行、盛大的婚礼,这些目标就好像我们一些副科,也要考,也想拿到优秀,但并不是最关键的,这样的一个比较。大家是不是很容易很清晰看到我们理财规划时是如何去排序我们目标的优先度?

 

 

认清目标的优先度是我们人生规划的关键。我们累积的财富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的收入跟积蓄优先投入到买车、婚礼这些目标里面,就会占用了我们实现人生大目标的资源。

 

这里再说一下,养老金跟教育金这两个目标,在我接触过、服务过的家庭里,我发现我们中国家庭都有一个共性的特点。

 

大家通常都会把教育金定的目标摆在第一位。然后再考虑自己的养老储蓄,这不能说有啥大问题。然而我是在国外生活了十多年,国外对这两个目标的排序恰恰是相反的,他们都会优先的去考虑自己的养老金目标。

 

 

在我个人认为规划好自己的养老,日后不成为孩子的负担和为孩子提供教育是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

 

这里跟大家说一个我身边的故事。我有一个好友,他父亲是国企的工人,下岗潮的时候被优化掉了,提早退休,后来那企业也没有运营好,企业部分的退休金也就没了。朋友也很孝顺,把父亲接到身边,好吃好住地养着。但是老爷子经常在小区楼下捡矿泉水瓶什么的。其实我这个朋友的收入还真可以,他经常就跟他父亲说,你根本就没需要干这些事情,你有时间去打打麻将多好,但说了好几次都不管用。

 

后来有一次我跟老爷子喝酒,我才知道老爷子是觉得自己在家里很多余,他是要强了一辈子的人,老了成为了孩子的负担,靠孩子养着,让老人家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挫败感,总觉得自己对这个家没有贡献,有亏欠。就是自从那次喝完酒之后,我才明白,为啥我家的老头老爱跟我较劲,还得非得要证明自己是很能干的。

 

话说回来其实不为孩子增加麻烦,不也是我们这代人的共同想法吗?因此我在这里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忽略了我们养老金储蓄这个十分的重要的目标。

 

确定理财目标之后,下一步就是梳理我们的财务状况。看看我们现在收入是多少,支出是多少,手上能有多少的资源储备,能够投入到我们目标里面去。

 

然后通过我们理财师和我们人工智能系统计算,很快就能够得出一个具体的方案。每个月固定投入多少资源,每年保持百分之多少的投资回报率,到了哪一年就会得到本金和收益一共多少钱,而这笔钱就足以满足孩子去哪个国家留学几年,或者是我们自己退休之后每个月能够领到有多少钱,保持一个怎么样的生活水平,这些都是可以具象化、可以实现的。

 

 

我们剩下要做的就是尽快开始按照计划来执行,越早开始咱们能够利用复利的时间就越多,压力也会越小。

 

举个例子,比如咱们未来可能需要一百万,假设我们平均每年的投资收益率是8%,有二十年的时间去准备,咱们每个月只要留出来一千七百块就可以完成这个目标了。但是如果我们晚了,只剩下十年,别的条件不变,一个月差不多就得拿出来5500块才能完成这个目标。这两种方案对咱们的压力差别可是很大的。

 

三、理财要克服人性诱惑

 

理财成功的秘诀,是坚持,一种反人性的坚持。在我们理财规划师的协助下,根据咱们家庭量身定制出理财规划方案,其实是很简单,关键是在于坚持,因为在执行我们的理财规划过程之中要克服人性的诱惑

 

子女的教育金、我们的退休养老金,这些长期的理财规划一般都最少要5年、长至10年15年20年不等,在这么漫长的一个时间里面,我们会受到非常多的诱惑和压力。

 

比方说我们每个月本来要存两千块的孩子的教育金。结果这个月刚好碰上双十一,剁手,不买就亏了,买它,那就打破了我们的计划。

 

有些朋友为了买车,又多了一个车贷,就想要不要我先把教育金里面的储蓄拿出来,用一用,或者是先降低金额,等到车贷还完了以后我们再多存一点补回去。但是呢,到那个时候又有别的开支,最终的结果就是慢慢地越来越松懈,越来越多不可避免的预期以外的支出,到期的时候发现自己离原定的目标还差了一大截。

 

慢慢地我们的整个规划会变得越来越没有纪律,越来越松懈,然后我们整个人生目标会变得遥遥无期。

 

其实绝大部分能让我们成长起来的事情都是反人性的,比如学习,对于孩子来讲肯定没有打游戏来得开心,存钱肯定没有剁手来得爽,健身肯定没有葛优躺这么舒服。

 

我和孙老师几乎每天都健身,负重两百斤,100个深蹲。虽然过程很痛苦,但是我们收获到的是健康,这些是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东西。

 

理财也是这样的,需要我们克服人性中纵情享乐的惰性,去为将来更重要的事情做准备,而且一直坚持。当你克服了自己的惰性,达成目标的时候,你就会享受更大的快乐和成就感。

 

 

当你从过去的月光中摆脱出来。看到自己为孩子的教育或者自己的未来退休存下了一笔巨款,账户里面的钱越来越多,越滚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感受到这个过程的快乐。

 

像我一样,我现在帮我孩子积累的这个教育金账户里面的钱,看着他每年向目标的迈进,心里面就很踏实,那我也不再焦虑,我也面对过不同的诱惑,我也想换车。但是车嘛,可以开也就行了,即便是创业的时候、艰难的时候,我也没有动用孩子教育金里面的钱,我还是咬着牙坚持下来。我的收获是对孩子未来教育上方面支撑,在财务上面我没有愧疚。

 

当然理财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非得省吃俭用,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这个我们也不提倡。如果为了长期远大的目标,完全放弃当下所有的快乐,那会很累很累,会太累,也不利于我们长期的坚持。

 

我们要的是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比如我现在存下来那些钱之后,我每个月剩下的这些钱我就会自由的支配。我经常会跟孩子、老婆一起出国旅行,尽量把他们的假期安排得更丰富,这样即实现了我对他们陪伴的需求,我自己又找到了当下生活的快乐。而我的长远目标还坚定不移地一直在推进。

 

 

所以在这个先存后花的这个理财大逻辑里面,我已经把他们的教育金给存下来了,剩下出来多余的钱我可以玩掉了,哪怕是月光,我自己也很快乐,不会愧疚。

 

在理财规划的方案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之中,我们的理财规划师会成为大家的朋友家庭的财务医生,还有大家的理财教练了解了大家的人生规划的目标,找到家庭的财务问题,量身定制出的理财方案,并鼓励督促大家按照计划去执行。

 

好,今天到这里给大家分享的理财规划对于我们人生的重要性,理财规划的正确方向、大逻辑。下一课我会和大家讲解科学理财规划的具体步骤,一步一步的指导大家为自己的?

授课导师

陶杰鹏   

谱蓝CMO兼综合理财规划部总监
课程:4
粉丝数:1

精选留言

暂无留言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