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问题是,随便算一算出国留学,孩子的这个将来的教育金目标定为几百万,现在我这么点收入,准备不是然并卵吗?理财有什么用呢?

 

这个问题是折射了两层意思:

 

第一个意思,家长怀疑未来的教育如果出国留学是常态的话,真的需要几百万吗?感觉这是有点不可思议。

 

今天咱们不从数学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今天在中国读一个大学,随随便便一年的学费加生活费,大概两三万是很正常的了,也就是四年就要十多万。如果退回到十五二十年前,给你的家长说将来你孩子,或者你孙子读大学的时候,一年要十多万,我估计你的父母非要扬起手打他一耳光不可。怎么有可能呢?那个时候平均收入才是几百块钱,十几万那不是天文数字吗?

 

果不其然,20年过后,真的就有那么多了。所以今天你觉得未来的一个大的、不可思议的学费金额,相对于今天我们的实际情况和当初来比,其实也并没有涨得那么快。

 

另外一层意思,当我们承认学费暴涨是现实之后,准备它真的是然并卵吗?当然不是。就好像我们自己的教育金相对于父母的收入也那么高,为什么大家还是能够上大学呢?就是因为我们的父辈有勤俭持家的习惯,把钱都存起来了,只不过存的效率太低。所以我们会经常听到,把家里大部分的钱甚至是倾家荡产,拿出钱给孩子做教育金。最终开始担心孩子大学毕业后要是工作要找不到怎么办呢?钱花了,不知道能不能有一个好的未来。

 

所以,不是存不够,是能存够的。但是我们要做的比我们的父辈更好,我们要学习他们尽早开始准备,但是不要做得效率那么低,应该用科学的方式准备,既可以完得成,也能够给你一个相对平衡,而有品质的生活,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我们要尽早开始准备教育金的意义。

 

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如果孩子1岁,就不要等到2岁,如果孩子2岁就不要等到3岁,从现在开始。

 

 

 

 

那么,帮孩子存教育金一定要买教育金保险吗?

 

答案当然是NO。

 

保险是解决家庭的财务状况出现非金融风险瞬间坍塌的财务问题唯一工具,但不是帮我们去存教育金钱、包括存养老金的唯一工具。

 

而我们市面上的教育金保险往往打的痛点就是“苦了谁不能苦了孩子,我们要为孩子教育的未来进行储备!”其结果是跟我们教育需求严重脱节。

 

所有的教育金保险都不可能有足够的额度来跟上教育通胀,所有的教育金保险给予我们的收益基本上跟一年定期差不多。

 

我用一个简单的数据说明:中国的高等教育通胀率大概平均每年在8%到15%之间,不同年份不同。中国一年的定期利率大概是3%到5%,而分红险的收益几乎跟一年定期利率差不多。

 

也就是说,教育金保险是让我们用一个每年只有跟一年定期利率差不多的收益,去追赶一个每年有8%到15%上涨的教育金目标。这基本上就相当于蜗牛爬树爬一步退两步。

 

最后再次提醒:

 

保险是种解决家庭财务会因某些不可预料的风险瞬间坍塌的专有金融工具,而教育金恰恰不在此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