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理财?我们举一个例子。   

 

毕先生是IT企业的高级程序员,事业有成、收入不菲。孩子今年三岁。有一天,孩子从幼儿园回来,用稚嫩的语气对父亲说:将来我要到哈佛读书。  

 

虽然现在孩子的话作不了准,毕先生突然眼里有种湿湿的感觉,心里暗想:儿子要是真能拿到哈佛的OFFER,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他送出去。  

 

这可能就是中国大多数父母的心态:虽然不会去逼孩子一定要念多少书,上多少学,但如果孩子有能力、有机会、有兴趣接受更高等的教育,而自己原本有机会帮他达致目标,却因为自己某些错误的决策,而使孩子痛失良机,父母将会终生遗憾。  

 

毕先生为了不让这个遗憾发生,他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呢?   

 

第一, 毕先生会去查今年哈佛的学费是多少钱。经多方求证,是20万美金。  

 

第二, 搜索历史上多年哈佛的学费,估计哈佛学费的大概走势。估计到孩子上大学时,哈佛学费需要约50万美金。这是毕先生有些绝望了。  

 

第三, 毕先生开始思考:一次性拿50万美金当然很困难,必须提前准备。如果把现在的剩余资金全部存银行,到时也存不出50万美金。又想到炒股可能收益高,但一回看,2007年是6100点,2008年就是1600点,谁能预测孩子上大学那年是6100点还是1600点呢?  

 

第四, 毕先生开始查了不少理财资料,原来收益率是可以由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财务现状决定的。经过测试,毕先生家庭的长期回报率,是可以达到9%左右的。回去按了按计算器,原来每月给孩子存5000元,如果有9%的回报就够了。毕先生松了一口气,以自己的收入,每月存5000元,应该比较轻松。  

 

第五, 毕先生又去自修了大学金融系投资学的课程。他知道,通过很多风险不相关的资产的配置,可以起到降低风险而保证收益的作用。经过反复计算,算出了一个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风险可以接受,长期回报也有9%。  

 

第六, 毕先生放心了,但突然又想起一件事:虽然自己有信心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每月存5000元不成问题。但是因为某些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自己的收入能力永久丧失了怎么办呢?万一五年后,开车不小心就走上了佛山的九江大桥怎么办?后面十多年的供款谁来供呢?完全由太太来承担?孩子上哈佛的目标还能实现吗?  

 

第七, 毕先生又查了很多资料,每年少吃顿饭,少喝次茶,买份保险,就能够确保,如果发生了这些事情,保险公司会帮你把未供的钱供上去。毕先生终于彻底放心:供孩子上哈佛的目标应该可以达成了.  

 

总结起来,所谓理财规划,就是确保自己的理财目标一定能够实现的过程。回到现实,一个IT专业毕业的毕先生,有可能自己完成上面的研究过程吗?这仅仅是孩子教育一方面的目标,如果囊括生活方方面面的目标,如购房、医疗、养老等,那将是一个多么复杂的研究过程。  

 

理财规划师就是帮你完成如此复杂过程的专业人士。因为他们有庞大的数据库,帮你厘清目标;他有丰富的金融知识为你量身订制资产配置和保障组合;他能帮你长期监控你理财计划的执行情况,助你达成最终的目标。  

 

这个过程就如同私人医生对你进行健康管理一样,你当然希望那是一个独立客观公正的家庭私人医生,而不是一个药厂的医药代表。这就是独立理财顾问区别于传统金融机构的理财经理的地方。虽然仍然要吃药,但能保证你不会吃错药,多吃药。